您好, 欢迎来到百铸网! 热线电话:400-8088-177  企业邮箱:[email protected] 注册|登录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 企业国际并购潮苗头初现


2016-03-14来源:暂无数据

 当人们还在为TCL与汤姆逊、阿尔卡特的合并重组、为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的得失争论不休之际,又有两宗可能性不小、规模更大的国际并购案浮出水面:海尔欲收购美国第三大家电企业——美泰克公司,收购代价将超过12.8亿美元;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则在积极考虑对美国第八大石油公司尤尼科发出收购要约,收购所需资金估计将达到200亿美元以上(详见昨天本版报道),如果收购成功,这将是中国企业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宗海外收购。

海尔、中海油这两宗收购案的前景仍然不明朗,但毫无疑问,围绕这两宗新的收购案,关于中国企业是否应该通过更积极地参与国际并购的方法推进国际化的争论将更加白热化。事实上,就具体某一宗并购案而言,值得探讨、权衡的东西的确很多:比如,中国企业在并购中付出的价格是否太高了?中国企业花大的代价去接手很多发达国家正在抛弃的传统性的行业,从战略上看是否值得?严重缺乏国际并购经验的中国企业有没有能力在并购后完成整合……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从微观上来看,每个具体项目都面临着重重困难,但只要你跳出来,站到历史的制高点往前看去,就能清晰地看见这样的趋势: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并购已苗头初现,假以时日,它必将成为一股浩浩荡荡的历史大潮。

支撑上述结论的,是一组颇具说服力的数据:截至2004年底,经商务部批准备案的中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累计达到8300多家,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近370亿美元。在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中,并购投资成为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据商务部官员介绍,目前对外投资中大约40%是以并购方式进行。

但这一切仅仅只是个开始。国际知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全球并购部门在2005年1月的分析中认为:“2004年,中国在亚洲国家(除日本外)的总并购额中的比例仅占20%,但是,2005年以及未来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并购圈中的重要国家”。

国际中介机构之所以对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快速增长作出如此乐观的估计,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判断: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已经到了从获取资源到开拓市场方面都要推进全球化步伐的时候了,而跨国并购则是进行全球化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是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不可避免要迈出的重要一步。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要求中国企业必须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迅速地成长为国际化的企业。中国在2000年定下计划,提出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而要实现20年翻两番,就要求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必须看到,目前国内商品99%已经过剩,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必然,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增长的销售额将有很大部分要直接针对国际市场。按照8%的增长比例,中国企业的海外业务即使从零开始,在20年之内就会超过国内业务,也就是说,相当部分中国企业必须成为全球营运的企业。

从资源的角度看,由于中国的矿产、能源、木材等战略性的资源总量有限,难以满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需要,通过国际并购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储备、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中海油意欲并购尤尼科、中国五矿集团欲出400亿元人民币巨资与加拿大最大的矿业公司——诺兰达公司(Noranda)进行排他性全面收购的谈判,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路注定是一条艰难之路,但这也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条必经之路。

友情链接 友链交换添加QQ:2694467624 其他问题请咨询网站客服

  • 中国铸造协会
  • 山东省铸造协会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 中铸协精密铸造分会
  • 重庆铸造协会
  • 消失模V法实型铸造分会
  • 北京铸锻协会
  • 河南省铸锻工业协会
  • 浙江铸造协会
  • 江苏铸造协会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百铸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Copyright 2019 - 2022 baizhuwang.com 百铸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30040-1 豫公网备案41090202000005号 营业执照